秋季温差逐渐增大,为我们带来凉爽的同时,也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了发病隐患。天气忽冷忽热,冷空气的增加,使得一些呼吸科常见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流感增加发生及加重的可能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加强锻炼,合理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合理增减衣物,调理饮食:气候变化频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饮食,不宜太过辛辣、油腻。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慢性病人群作为罹患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和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意义更大。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减少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如有必要,可以佩戴口罩。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室内通风:常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吸烟或戒烟,给肺脏创造一个清洁的居住环境。
秋季肠道疾病多发于急性肠胃炎。秋季与夏季一样,都是容易滋生肠道细菌的季节。秋季早晚温差大,肠胃容易不适,入秋后依然离不开冷饮的人们,累积了一整个夏天的寒气,此时便开始爆发,受了寒气的肠胃容易腹泻,加上天气转凉后,食俗旺盛,过多的食物加重胃部负担,容易发生胃痉挛,肠胃炎。
图片来源网络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打喷嚏或咳嗽时避开他人,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等,并将纸巾及时丢弃在有盖的垃圾桶。
一旦发现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戴上口罩及时就诊。
家里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外出回来或接触过公用物品后,要及时洗净双手。
少去人多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轮状病毒肠胃炎是一种从温和到严重的疾病,疾病的潜伏期大约有2天,主要表现是呕吐、水状腹泻、低程度的发热,症状通常是从呕吐开始,接着是4到8天的大量腹泻,较容易造成脱水从而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有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网络
生活中要养成 “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良好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1.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
2.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营养,多饮水。
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格锻炼。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勤洗手、多通风。
6.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他人隔离,非必要不去公共场合,若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防止传染他人。
常见症状为恶心、发热、腹痛,呕吐(儿童多见)或腹泻(成人多见)。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症状一般持续24-60h。
该类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多发生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单位。
图片来源:健康余杭
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
孩子如出现腹泻、呕吐,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需及时进行补液。
如有呕吐、腹泻情况,用含氯消毒液对污染物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酒精无法杀灭诺如病毒。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发作在头3天左右不太好区分,都是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等。但感冒几天后,会逐渐变成粘脓鼻涕,有时还有咽痛、低热、咳嗽咳痰等等,可以区分。
图片来源网络
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预防是针对过敏原的预防。
如尘螨过敏,可加强对室内尘螨过敏原的防控;
如保持房间干燥通风,针对床垫、沙发等尘螨聚集地使用防螨床品、高功率过水除螨仪等;
如对宠物皮屑过敏则需禁养宠物;
如对花粉过敏则需在花粉高峰季节使用眼罩、防花粉口罩等等。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
天气慢慢转凉后
父母们要记得及时
给孩子增减衣物
保持饮食规律
适当体育运动
身体才能顶呱呱!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廊医广24173号